自2016年8月24日银监会联合四部委发布《P2P网贷解决暂行体例》(以下称“暂行体例”)以来,银行存管成为网贷平台合规运营的标配,各P2P平台都在为超过这道“存亡门”努力。
国内知名第三方评级和数据统计公司网贷天眼日前颁发的《网贷行业2016年度述说》(以下称“年度述说”)表现,截至2016年12月,网贷行业进行银行存管的平台约为133家,仅占运营平台的6.84%。此述说中还预测,将有七成的网贷平台难以跨过银行存管这道坎,银行存管高门槛最终会把一年夜批平台挡在合规门外。
距暂行体例限定的缓冲期只剩不到9个月,P2P平台如何才气握住银行存管这把关键钥匙,P2P行业又将因此面临怎样的洗牌?
银行存管“存亡门”难跨
对于付前述述说中将有7成网贷平台难以实现银行存管的预测,网贷天眼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曲铂对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暗示,目前根据各家银行表露的存管资金要求和相关成本,可以核算出银行存管合规成本年夜概在一千万摆布。银行对于付对于接平台的局限、股东布景、业务模式也都有对于比严格的要求,按照这个标准进行筛选,年夜概可以得出70%的平台难以达到银行存管要求。
友金所总裁李昌国对于付银行存管持审慎态度,他认为银行机构的系统相对于传统,如果没有专门针对于P2P存管业务研发的系统,当遇到并发量骤增的情况,银行的存管也许会发生过载,平台承担的风险增年夜。李昌国指出,所谓的银行资金存管其实不能办理平台经营难度的问题,只是为了办理信用道德的问题。对于付布景和信誉对于比良好的平台,则应该岑寂地看待银行存管,慎重选择合作伙伴。
对于此,短融网CEO王坤对于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暗示,银行以前的系统绝年夜部分不能用于做P2P资金托管,开发全新的系统投入确实很年夜,除带来P2P平台存管费不菲外,平台也必要改造业务模式和系统与银行对于接。但现有的资金存管业务,因为资金不是闭环,所以不能彻底监控平台,要实现真正的监管应该闭环监管,即连结资金放款和收款统一账户。
但王坤暗示,未来监管也许其实不会逼迫资金闭环,一方面机构也许不愿意显现真实的逾期率,不能彻底交予银行进行放款和还款,另一方面,从技术层面来说,银行和平台端在业务模式上有很年夜分歧,逼迫性做资金闭环也许致使年夜部分贷款业务无法进行。
或致使年夜量平台退出
易观高级阐发师李子川暗示,现行的P2P准入门槛其实不算高,银行托管其实不是为了P2P准入而短时间存在的应急性业务,而将会持久成长下去,平台应该理性面对于准入标准。暂行体例给的缓冲期结束后,应该有年夜量平台逐渐退出P2P业务。
王坤则认为,“是否会在本年8月缓冲期结束后发生年夜量平台的关闭和转型,主要看国家采纳强监管还是弱监管政策,强监管便是一刀切,不存管、欠亨过备案就停止业务资格;弱监管则是只要不出问题就先搁置。”王坤认为弱监管的概率更年夜,行业继续成长几年之后会有一个自然出清、优胜劣汰的结果。
曲铂也提出其忧虑,因为金融的繁杂性,不少网贷平台也许会选择其他的方法继续存在。如果严格依照国家规定,本年8月缓冲期结束后,无论是良性退出、被兼并收购还是跑路,不符合规定的平台必然会退出。从目前环境看,没有那么多优质资产,但贷款金额巨年夜,必然存在兑付问题,到期转型也许其实不会顺利,也许还会发生平台跑路情况。
对于付准入规则限制也许刺激平台跑路的忧虑,曲铂认为,兑付困难和跑路很年夜水平上是短时间年夜局限挤兑产生的,而行业目前是各自为生,除了非有专门的公司来收购不良资产,不然很难办理跑路和兑付困难的结果。曲铂提议,如果当局层面可以由专门的资产解决公司来措置惩罚不良资产,延长兑付,给平台必然的时间来措置惩罚不良资产,资产还有也许盘活。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安全贷转载文章仅为传播信息之目的;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