若没有2018年9月底的那次医疗报销,蒋拴堂夫妇还不知道本身名下有一笔逾期两年的40万元贷款。账户莫名其妙冻结又解封,突然被起诉到法院,神秘的保证人、还款人,伪造的户口簿复印件……短短一个多月里,平时“连城都不敢进”的蒋拴堂的生活仿佛上演了一部悬疑片。
突如其来的逾期贷款
2018年,蒋拴堂的妻子李某因癌症治疗,先后报销医疗保险16万多元,报销款分批次打入李某在榆阳农村商业银行的账户。2018年9月底,蒋拴堂的儿子蒋茂去银行取报销款时却被银行告知,卡里的钱已经被“维护”。银行工作人员评释称,所谓“维护”,是由于客户贷款逾期未还,银行自行“冻结”了客户的银行账户。
“我父母都说从未贷款,这我相信,他们都是农村人,母亲是文盲,一辈子在家务农。父亲是镇上的环卫工,而且精神状况欠好,平时和人沟通都有困难,多年来都不敢进城,怎么也许贷款。”在农商行工作人员的提醒下,2018年10月15日,蒋茂到榆林市榆阳区人民法院了解情况,令他没想到的是,期待他的不是评释,而是一张传票。
“去了法院,工作人员查询后说,有人把我父母起诉了,他们正筹备通知我父母,随即让我把传票带回去交给父母。”拿到传票和诉状,蒋茂才知道父母曾在2014年1月在榆阳农商行城区支行贷款40万元,2016年1月到期后至今未归还贷款,2018年,银行将蒋拴堂及其妻子李某和该笔贷款的两个保人一起起诉至法院。
户口簿复印件系伪造
2018年12月10日,榆阳区人民法院庭审理了此案。法庭上,蒋茂提出几点质疑:母亲李某是文盲,连本身名字也不会写,贷款合同上却有母亲的签字,而且父亲蒋拴堂的笔迹也和平时分歧;蒋拴堂一家是农村户口,银行提供的蒋拴堂户口簿的复印件上竟然是居民户口;银行提供的蒋拴堂贷款时有一份房产证明,但蒋拴堂实际却没有那套房产;贷款合同上有两个保证人,但蒋拴堂夫妻却其实不认识,而且两个保人也没有到庭;贷款2016年1月份已经到期,但近两年的时间内,农商行却从未主动联系借款人催要。
华商报记者从公安部门核实确认,蒋拴堂的户口簿复印件的号码、签名等信息不符,这份户口簿复印件系伪造。开庭前后,蒋茂屡次前往银行,回响反应父母从未贷款的事实。随后银行将李某被“维护”的账户解封,医疗报销款也顺利被取出。
实际贷款人是“远房亲戚”?
1月14日,华商报记者陪同蒋茂到榆阳农商行城区支行,该行行长雷阳暗示,该笔贷款是由时任行长常某负责的,但常某已被降为一般员工而且持久请假,他对于这个案件其实不了解。如果当事人对于这笔贷款办法有贰言,可通过法律办法办理。随后经查询,近期曾有人还了4万元的贷款,并暗示将陆续归还剩余贷款,还款人并未透露个人具体信息,只称是蒋拴堂的亲戚。
当日晚上,蒋茂联系到华商报记者称,当天从银行回去后,有一个远房亲戚联系了母亲李某,认可贷款行为是本身所为,并向李某应许,他将办理此事。蒋茂称,无论真相如何,他父母将向法庭提出字迹鉴定申请,并向公安部门报案。华商报记者了解到,目前榆阳区人民法院已经将此案由简易办法转为普通办法,法官正在进一轨范查审理此案。
口子哥提醒个人身份信息必要保留好,以防被犯警分子冒用。选择贷款时,尽量选择熟知的机构以及平台,担保本身填写个人信息时,资料不被泄露。
郑重声明: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安全贷转载文章仅为传播信息之目的;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,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